查看原文
其他

不用怕!长宁两户居民家中近期出现数只蝙蝠……

上海长宁 2021-03-29

疫情让人们对蝙蝠增添了几分未知和恐惧,大家已然是“谈蝙蝠色变”。近日,长宁有两户居民家中就出现了蝙蝠,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?是否会交叉感染?一起往下看。


2月9日,区绿管中心接到一起12345关于野生动物的投诉,中山西路华苑小区某住户反映家中有蝙蝠窝,中心领导带领工作人员立即出发,于下午2点半赶到现场,该房位于楼房东侧顶楼位置。



据户主赵先生说,蝙蝠在厨房及卫生间的吊顶夹层内生活近十年,近期活动频繁,其家人已打死了数只蝙蝠。经现场仔细查看,在厨房及卫生间未发现蝙蝠,但不排除在吊顶的可能。为彻底排查,双方约定在赵先生自行拆除吊顶后再次到现场处置。



细心的工作人员判断,由于该住户位于顶楼,蝙蝠的栖息场所可能还位于尖屋顶内,于是主动找到小区居委会,将赵先生反映的情况告知,居委会张主任表示,居委将会同物业进行小区内蝙蝠的排查,与中心保持信息沟通,共同努力消除居民忧虑。


区绿管中心告知赵先生,遇到蝙蝠不要恐吓拍打,避免其受到惊吓反而产生危险。


2月14日,区绿管中心又接到一起有关蝙蝠的投诉,投诉称蝙蝠突然从阳台飞进卧室,家人情急之下徒手抓住了蝙蝠,不知道如何处置,由于当时未戴口罩手套,担心有传染新冠肺炎的风险。


区绿管中心及时联系投诉人,告知其不必恐慌,抓到的蝙蝠放生即可,上海本地的蝙蝠不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。一般情况下,蝙蝠携带的病毒不会直接传染到人类身上。


小编就大家对蝙蝠

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整合

看看是否有你想要了解的?


上海也有野生蝙蝠出没

但和“中华菊头蝠”不是一个物种

在上海地区,近几年的调查仅发现有三种蝙蝠:东亚伏翼、大棕蝠、中华山蝠,其中东亚伏翼是体型最小也是最常见的物种。这三种蝙蝠和中华菊头蝠、中菊头蝠(新型冠状病毒潜在的自然宿主)不是同一个物种、不属于同一个属、甚至不属于同一个科。新型冠状病毒潜在自然宿主菊头蝠的分布区域在各种山区,它们生存的关键是需要找到洞穴作为栖息地,不进入上海市区。


所以,在上海市区发现蝙蝠,市民不必过度惊慌——它们与新型冠状病毒潜在的自然宿主相差甚远。


一般情况下,蝙蝠携带的病毒

不会直接传染到人类身上

在过去几十年中,几乎每一种来自蝙蝠的致命疾病,都是源于人类对于这个物种的主动侵犯。但一般情况下,蝙蝠不直接把病毒传给人类,除非人类亲密接触了个别带有高致病性病毒的蝙蝠,才有可能近距离感染。参考蝙蝠作为自然宿主的案例,蝙蝠身上的病毒,多数情况下还是通过中间宿主传播到人的,而这个中间宿主,往往是被用作野味的野生动物



家中出现蝙蝠,最好别去打扰

上海地区的蝙蝠通常生活在建筑物的孔洞和缝隙中,昼伏夜出,有冬眠习性,一般不会和人接触,也不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,不去惊扰是最好的。


市民家中出现蝙蝠活体,且影响其正常生活的,不建议市民徒手捕捉或驱赶蝙蝠,以避免被蝙蝠咬伤。可以在带好口罩、手套的情况下,用噪音(金属物敲击声)或者气味(蚊香、花露水)等各种方法,把蝙蝠驱赶出房间。如发现蝙蝠集聚或难以处置的情况,可拨打12345热线,由野生动物保护部门联系当地居委会和卫生防疫部门共同处置。


杀蝠一千,自损八百。历史上人类曾经多次尝试过大规模捕杀蝙蝠,全部以失败告终。为了防止狂犬病爆发,人们在南美洲尝试用毒药毒杀吸血蝠,甚至用爆炸物破坏蝙蝠栖息地。然而,失去家园的带毒蝙蝠群被迫在不同栖息地之间的快速迁移的过程中,反而大大增加了狂犬病的传播风险。而无论如何猎杀,最终都没能彻底清除蝙蝠种群,反而带来了更严重的安全风险和难以预计的生态系统退化。





蝙蝠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

杀蝙蝠可能引起新灾难

蝙蝠是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类群,它们中大部分是夜行性昆虫的主要捕食者,一部分是植物授粉者和种子传播者,同时蝙蝠也是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重要环节。疫情是暂时的,生活还会继续。自然界如果失去蝙蝠,生态系统受到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。


想要更多了解蝙蝠

可以点击下方视频



猜你喜欢


李强今天在长宁实地检查疫情防控、调研复工复产复市,去了这些楼宇、企业和社区!

今天(20日)0-12时,上海新增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

“卖菜大巴”开进长宁社区,居民不出小区就能买菜!

长宁区企业复工必看!《长宁区企业复工备案通知》来啦

权威发布!沪中小学3月2日起开展在线教育


来源 | 长宁绿化市容

编辑 | 长宁区融媒体中心 李嵩楠
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